2018年4月12日下午,2017年度“守护稚爱 益动栖霞”微创投项目终期评估交流会在栖霞区社会组织培育服务发展中心203共享空间如期举行。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何春兰主任,栖霞区民政局未成年人保护办公室钱旭主任,区中心周立婷主任作为评审专家出席了此次交流会。      过去的一年里,栖霞区马群街道小雏菊未成年人保护救护站、南京市栖霞区蓓享阳光成长服务中心、南京爱心助学协会、南京财经大学爱心小站、南京雨花心芽青少年发展中心和南京市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共6家机构开展了教育支持、心理关怀、安全教育、亲职教育、自护教育和科普教育等服务。 6家机构的汇报人就各自项目实施内容、自评报告、财务等方面做了详尽的结项展示和说明;专家老师对每个项目进行了针对性的提问和建设性的点评,更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专业的解决方法和项目持续性推进的建议。最后,专家们对各个项目的服务成效和服务专业性给予了肯定。     项目实施期间,区中心开展多次线上/线下的项目督导、能力建设系列培训、实地走访监测,帮助执行机构不断提升服务的专业性。与此同时,区中心利用自身的宣传平台,以项目推荐的形式在微信公众号和简报上进行推送,对栖霞的青少年服务机构起到一定的学习和示范作用。 本次交流会不仅是一场项目结项评审会,更是各个组织聚在一起相互学习、交流、反思,总结经验的机会。各家机构在为困难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的过程不仅为孩子们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更将进一步促进全区社会服务的发展。
关于开展2017年度南京市优秀社会工作 案例及项目征集活动的通知 各区民政局、江北新区社会事业局,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总结提炼社会工作服务经验与模式,加强社会工作者实务能力和研究,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发展步伐,扩大社会工作影响力,市民政局决定开展2017年度南京市优秀社会工作案例及项目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围 2017年度在我市范围内各区、各行业、各领域完成的,由社会工作者秉承社会工作专业理念、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优秀案例和项目。 二、征集原则 (一)真实性。参选案例和项目所提供的材料应源于实际工作,具有真实的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过程和服务效果,不得杜撰、移植或抄袭。 (二)专业性。参选案例和项目应具备社会工作专业要素,能够反映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方法与技巧,能够体现社会工作的专业作用和专业成效。 (三)完整性。参选案例和项目应体现已经完成并做过成效评估的服务。尚未开展、准备开展和正在开展的服务不能参加案例申报活动。 (四)示范性。参选案例和项目应代表本领域社会工作服务开展的较高水平,服务内容及程序符合我国国情,对同类服务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三、征集要求 所有参选案例和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不合要求的将不予评选。 (一)内容要求 1. 案例由背景介绍、分析预估、服务计划、服务计划实施过程(正文中应重点描述服务如何开展,详细的工作记录、对话等文本可作为附件)、总结评估、专业反思六个部分构成。 2. 项目由背景介绍、项目目标、项目方案、项目方案实施过程(正文中应重点描述项目如何开展,详细的工作记录、服务案例等文本可作为附件)、总结评估、专业反思六个部分构成。 (二)文字要求 1. 案例正文以5000字左右为宜,项目正文以6000字左右为宜。要求逻辑清晰、结构完整、文字简洁、分析到位。 2. 涉及社会工作服务主体和客体的术语统一使用“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表述,不使用“社工”、“工作者”、“工作员”、“辅导员”、“案主”、“工作对象”、“当事人”等等表述。 3. 对于一些敏感问题,如服务对象姓名、住址、单位等涉及隐私的内容应注意保密并作技术性处理。 (三)格式要求 封面不标页码,内容包括:案例或项目名称、选送单位(三号宋体横排左对齐)。(见附件) 正文即为案例内容部分,具体格式如下: 一级标题(格式:黑体,三号) 二级标题(格式:楷体,四号) 三级标题(格式:仿宋,加粗,四号) 四级标题及段落文字(仿宋,四号) 页面设置:A4纸,行距30磅 如案例或项目中有过多表格请作为附件,并注明清楚。提交前请注意错别字、语法错误,以免影响整体效果。 (四)其他要求 1. 曾经获评的优秀社会工作案例及项目不得再次申报; 2. 各单位汇总上报时,应注意社会工作案例所用方法相对平衡。 四、征集程序 (一)申报推荐。参选案例和项目由各区民政局、江北新区社会事业局和各直属单位汇总后统一报送,每个单位推荐优秀案例和项目数量各不超过5个,不少于1个。请各区民政局、江北新区社会事业局和各直属单位按照通知要求组织好本单位案例和项目的申报工作,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把关,重点审查申报案例是否真实有效、申报材料是否齐全规范,并于6月30日前择优推荐报送。 (二)评审。组织社会工作相关领域专家,对推荐案例和项目进行评审,确定优秀案例和项目名单。 (三)公示。市民政局将通过南京民政网公示优秀案例和项目名单。对公示名单有异议的单位或个人,应在名单公布之日起7日内采用书面形式提出。 联系人:南京市民政局社工人才处  陈骏 地  址:南京市江东中路259号新城大厦E座2511室(210019) 电  话:025-83635678,13951886018 Email: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 附件:1. 优秀社会工作案例模板 2. 优秀社会工作项目模板 3. 优秀社会工作案例汇总表 4. 优秀社会工作项目汇总表                                                                                     南京市民政局 2018年4月23日     
近日,民政部对《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意见》进行解读,将我省临时救助工作作为地方典型经验于中国社会报刊发推广。近年来,我省在做好绝对贫困群体救助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将临时救助作为社会救助体系中的补漏和托底制度,及时为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救助服务,兜住民生底线。  一是坚持对象的广泛性与精准性相结合。临时救助制度与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救助制度面向特定困难群众不同,其面向全体居民,需综合考虑救助对象当前生活状况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和支出情况,对因病、因灾、因祸造成暂时性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和个人给予应急性、过渡性救助。同时,细化救助对象,明确救助情形和事项,提高救助对象精准性。将临时救助对象分为急难型困难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困境个人和其他困难对象,并制定了排除性条款,对不能享受临时救助的若干种情形作了列举。 二是坚持标准的可量化和可持续相结合。在标准设定上,充分考虑申请对象的困难程度和救助需求,制定分类型、分层次、分时限的救助标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建立与低保标准挂钩的临时救助标准调整机制,根据救助对象的家庭人口、困难原因和困难持续时间等因素,分类细化救助标准,从省级层面上形成了相对统一的临时救助标准。 三是坚持程序的规范性与便民性相结合。明确了临时救助申请、审核、审批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办理时限和相关要求。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县级民政部门在审核和审批完成后,分别对临时救助对象进行事前公示和集中公示。对于情况紧急、需立即采取措施以防止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或者无法改变的严重后果的,启动紧急程序,先行实施救助,事后按规定补齐审核审批手续。 四是坚持基本生活救助与制度衔接相结合。建立临时救助到其他制度的“摆渡”机制,发挥社会救助制度的综合效应。对家庭生活持续困难的,及时纳入低保;对临时救助对象中的大重病患者,及时纳入医疗救助;对政府救助之后仍有困难的,及时转介给慈善组织,通过慈善项目、发动社会募捐等形式进行帮扶,形成与政府救助的有效衔接、接续救助,增强救助合力。
为响应民政部2018年国际社工日的宣传活动,庆祝社会服务领域迎来的又一个春天,表彰社会工作者过去一年取得的佳绩,增进栖霞区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归属与时代担当,栖霞区民政局联合栖霞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服务中心举办了栖霞区2018年社工周系列宣传活动。 点击下方橘红色小字可查看详情: 1、栖霞区2018年社工周系列宣传活动——社工领军人才“青蓝计划”开年首讲 领军人才丨党建引领社会服务工作 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 青蓝计划   2、牢记社工心,建功新时代——苏粤社会工作2018创新发展论坛 苏粤社会工作2018创新发展论坛   3、2018年国际社工日栖霞区社工周广场活动 2018年国际社工日栖霞区社工周专场活动   4、南京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案例参访学习 活动导航丨南京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案例
栖霞区社工领军人才计划聚焦社会组织领导力建设,旨在为一批社会组织人才提供成长支持,结成伙伴学习网络,建构其专业能力和行动力,以期培养一批有行业视角、有创新能力、有担当,且能带领机构实现从初创期到成长期或从成长期到成熟期的领军人才,扎根栖霞,服务栖霞。 区中心于2018年1月30日发布了2018“青蓝计划”新班招募令,并同步开启报名、咨询通道。经过报名申请、电话交流、初步筛选、资格审核等环节,栖霞区2018 “青蓝计划”新班入围名单最终确定。 入围学员名单请点击橘红色小字查看:入围名单MAKA
2018年2月6日,由栖霞区社会组织党委策划,唐大姐党建工作室、栖霞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服务中心和栖霞区文化馆承办的“我们不会忘记——寻找‘五老’长者幸福故事公益摄影”图片展在栖霞区文化馆开幕!栖霞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徐春,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尹军出席了开幕式。 我们不会忘记——寻找‘五老’长者幸福故事公益摄影图片展,自2017年启动寻找幸福故事留存美好记忆整个计划前后历时四个月,本次图片展共展出101位“五老”长者的幸福故事! 图片展开始前,74岁高龄的高昌谨老党员用隶、草、篆等不同字体,现场书写了60余副“福”字,区委领导新春送福给“五老”代表,送上了党的祝福,传递了满满的红色正能量。 图片展上,区社会组织党委常务副书记唐永庆介绍了“寻找幸福故事”背后的感动故事。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党史办、老干部局、总工会、团区委、妇联、民政局、文旅局等部门有关同志,“五老”代表,区社会组织有关代表60余人参观展览。 在这个隆冬,当一个个步入耄耋之年的老前辈,迈进文化馆的那一刻,我想,他们的内心是温暖的——关于那段艰辛的岁月的记忆和从中走来的他们,我们不会忘记,未来一代代的栖霞人,也将永远铭记! 看着满墙故事照片,大多数长者的名字,我们是第一次听说,但我们知道,他们是陪伴祖国走过风雨,拓荒创业的前辈们。他们用双脚走出历史,把自己的一生和这个时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看到这个时代的进步和变化,知道这中间有自己的力量,才明白,这就是真正的幸福。 拍摄过程中,看着满桌的徽章、证书,很多老人几度哽咽,他们默默奉献,用最朴素情感,陪伴岁月的成长。站在这些老前辈身旁,不禁心生敬意,半个多世纪的记忆,在他们脑海里保存地竟是这般鲜亮、完整。多年后,向后辈讲起自己的青春,慷慨激昂,眼眸里尽是明亮的光芒! 人们总说这个时代太容易遗忘,可当有一天一张张照片,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在我们眼前铺展开来的时候,我们终可释怀这个时代,也可将这弥足珍贵的记忆,安放于内心深处,静静品味...... 想要查看更多现场照片,请点击→橘红色小字查看党建动态丨永不褪色的记忆,我们不会忘记——寻找“五老”长者幸福故事公益摄影图片展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