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6日上午,“守护花蕾”儿童性教育系列课程第二讲在幕府山庄小学成功开课,南京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荣幸的邀请到了南京你我关爱社的连大帅老师来担任主讲。 本次课程旨在帮助小朋友们认识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身体,提高防性侵害的意识,掌握防性侵害的方法。 首先,连老师让小朋友们在5分钟的时间内,按照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的身体,之后还邀请了几位小朋友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画。 接着,连老师让小朋友们在自画像上标识出不希望别人看到或碰到的地方,并在这些地方涂上不同的颜色,以此向小朋友们传达隐私部位的概念。 有些小朋友有些不舒服或者害羞,连老师便在这个小环节告诉小朋友们,“那些让你觉得不好的、不舒服的、奇怪的触碰往往就属于性骚扰或者性侵害”。 在学会了辨识性骚扰和性侵害行为后,有小朋友提出了疑问:“如果真的遇到这些性侵害,我该怎么办呢?” 针对疑问,连老师给大家播放了卡通小视频,视频生动形象地讲述了有关保护自身的几点实用方法,小朋友们看的十分认真。 对视频最后提出的小问题,大家异口同声,集体作答,回答的完全正确,学习效果显著。 最后,连老师让小朋友们把自己设想为爸爸妈妈去思考,“如果自己的孩子遇到性侵害或者性骚扰后应该怎么对待孩子”。 令我们感到惊喜和欣慰的是,大多数小朋友认为:受害者不是犯错误的人,犯错的是坏人,所以受害者仍然是一个完整的人,有自己的价值,不应该感到羞耻,要勇敢面对。
在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为让广大少年儿童度过一个愉快、有意义的节日,充分展示未成年人茁壮成长、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营造幸福快乐的节日氛围。由南京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培育的多家社会组织,为当地社区设计开展了一系列六一儿童节欢庆活动。 5月27日,由南京雨花心芽青少年发展中心组织青田雅居社区青少年开展“今天的阳光,明天的希望”主题庆祝活动,提前向社区小朋友送上节日问候和小礼品,让孩子们在科普实践中集聚更多的正能量,让他们在积极参与中找到自信,体验成长的快乐。整个活动中亮点不断,精彩纷呈,气氛热烈。可爱的小朋友们在科普小实验实践中表现突出,积极参与,随处可见一张张欢快的笑脸。 6月1日下午,栖霞区马群街道小雏菊未成年人保护救护站在馨康苑小区休闲广场隆重举行了“庆六一·迎端午”文艺汇演活动。5支文体队伍和志愿者,80余人助力演出,节目内容精彩纷呈,有舞蹈、合唱、柔力球、戏剧、乐器演奏、说书等。嘉宾们的倾力演出博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欢呼,现场很是欢快和热闹。活动结束后,每位参与活动的小朋友都得到了精心制作的节日礼物“动物气球”。 而南京市栖霞区蓓享阳光成长服务中心则在南湾营社区以“歌舞中欢笑,阳光下成长”为主题开展了儿童节庆祝活动,共40多名儿童及其家长参与。演出活动以歌曲《快乐向前》拉开帷幕,而后四年级同学带来的舞蹈《快乐的我们》以及孩子们合唱的儿童歌曲《数鸭子》等小节目,让整场庆六一活动高潮迭起,掌声不断。活动中志愿者老师还特别增设“讲文明、树新风、学礼仪”的亲子互动环节。临近活动结束,大家一起吃蛋糕拍合照,分享甜蜜的六一美好时光。
    关于本次课程   时间:2018年5月29日晚间19:30-21:00                                             地点:微信-荔枝微课          直播间:2018年领军人才“青蓝计划”线上微课 本次课程内容主要分为 三个板块 上期内容回顾、什么是战略、如何找到定位 壹 上期内容回顾 贰 什么是战略?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战略?”老师分享了“掘金岛的故事”。 掘金岛上盛产金子,目前有五支掘进队在挖金子,但是岛上没有淡水,因此他们需要从邻近的清泉国去购买淡水运到岛上来喝。挖金子的团队挖好金子之后,要通过小船卖到哈罗国,因为哈罗国的富人们认为金子是身份的象征,疯狂的在购买金子。同时这个岛还有海盗在周围神出鬼没,抢劫淡水和金子,有时甚至攻到掘金岛上去。 在这个故事中,其实涉及到了四个不同的主体,不同的定位和不同的角色,带来了多种可能性,也带来的的多样而不同的价值。 叁 如何找到定位? Step 1. 行业分析,了解全貌 对整个行业进行一个全面的、综合的分析。比如在养老行业,最大的跨界竞争者就是商业领域,他们的资源、运营能力非常强大,因此组织就要去思考:与商业领域相比,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 Step 2. 列出尽可能多的选择 在了解了行业全貌以后,第二步就是列出尽可能多的选择,要把自己/组织放在不同主体的位置上去思考,可以做什么? Step 3. 外部分析,趋势分析 Step 4.   内部分析,巅峰时刻  
2018年5月18日上午,“守护花蕾”儿童性教育系列课程第一课走进幕府山庄小学,当天上午正好是四年级两个班学生的家长开放日。作为儿童性教育系列课程的第一课,南京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分别设计了面向家长的成人课程和面向儿童的学生课程,并邀请到无锡保护豆豆儿童性教育的彭慧玉讲师来到学校授课。 首先,彭老师针对家长们开展了《融入生活中的性教育》课程。因为话题的敏感性,起初,家长们的参与热情并不是很高,活动氛围也比较严肃、拘谨。针对这种情形,彭老师通过简单的互动小问答和故事分享,很快吸引到家长们的注意力。 随后,彭老师分享了父母在生活中给孩子普及性教育的最完美的5个时机,让家长们学会在日常教育中传输给孩子们科学的性知识,不少家长点头表示认可,还有的拿出笔记本认真的记录了学习心得和要点。 课后,一些家长和南京爱德的工作人员反映,他们早就认识到了性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只是苦于没有得当的教育方法和科学的知识,这堂课让他们受益匪浅,还表示在以后生活中,会注意利用适宜的场景教孩子们相关的性知识,并会继续参加性教育课程的学习。 一个小时的家长课程结束后,彭老师来到了四年级二班,为孩子们讲授了《我从哪里来》的课程,彭老师全程授课的PPT都使用了Q版的人物形象,充满了童趣,一开始就吸引了小朋友们的目光。 课程伊始,彭老师以“鸡蛋变凤凰”的小游戏开场,活跃了气氛,拉近了距离。接着彭老师从植物、动物引导至人类出生的过程,帮助孩子们对精子、卵子、受精卵等形成初步认知,了解孕育生命的过程,解答了孩子们对“我从哪里来”的疑问,并让孩子们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关爱自己的父母。 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些孩子十分害羞,用手捂住自己的脸,但让我们惊喜的是很多孩子对于性知识还是有所了解的,在老师提问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临近课程结束,彭老师设置了“一起来找茬”的趣味判断题,来检验小朋友们的学习情况,巩固当天所学的成果。
5月22日,栖霞区第四届公益创投项目终期评估会在栖霞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服务中心顺利开展。 本次评估会的评估专家团由栖霞区慈善协会葛啟龙会长、栖霞区民政局陈卫民副局长、栖霞区民政局劳慧科长、南京农业大学刘影老师、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曲刚老师、南京红叶社会工作服务社张伟理事长、爱德基金会培育中心的田梅梅主任和区中心周立婷主任等专家组成。 评估会分A、B两组同时进行,每个项目的评估包括项目陈述、专家提问、专业评分三个环节。针对陈述内容,专家们从项目执行管理情况、人力物资投入、服务对象反馈、项目宣传推广、团队能力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提问并打分。 栖霞区第四届公益创投项目管理工作由南京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承接(以下简称爱德)。在过去一年的项目周期里,爱德主要从项目人员的能力建设、项目季度监测、项目专业督导、项目财务专项审计等方面对本届公益创投项目进行运营管理。 创投管理 至少要做以下这些事 【能力建设培训】 根据各项目实施需求,爱德积极链接学界和实务界专家,为本届公益创投项目的实施机构开展了项目管理与优化、财务管理、品牌建设、志愿者管理、公益服务项目的监测与评估、传播思维促进公益项目创新、项目运营中的财务管理等一系列能力建设主题培训活动。 【季度监测】 本届公益创投项目执行伊始,爱德就组建了项目监测小组,并以街道为单位对各创投项目进行了实地走访,重点了解各公益创投项目的具体执行情况、存在问题、项目计划调整急实施情况。项目监测小组根据各创投项目机构反馈的信息和走访情况,对各项目季度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将监测信息及时反馈区民政。 【专业督导】 为进一步提升栖霞区公益创投项目服务质量和公益创投项目执行人员的专业性,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爱德邀请韩品嵋、何春兰、许芸、程雯、王琛等五位来自学界和业界的专家,为栖霞区第四届公益创投项目中的25个项目开展专业督导工作。各位督导通过小组交流、线上咨询、实地走访等形式对各项目进行了专业督导。 【财务审计】 为进一步提高公益创投资金使用的有效性,栖霞区民政局邀请南京华安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届公益创投项目进行财务专项审计。在财务审计过程中,爱德积极配合会计师事务所推进财务审计工作,提高机构审计报送材料的完整性、及时性。 经过一年的专业化管理,本届区创投项目规范性和专业性凸显,主要表现如下: 一,项目服务记录规范化。本届创投项目除了常规性活动信息外,各机构还按照爱德提供的台账模板将服务对象、志愿者、培训专家、活动记录都按相应的表格模板整理归档,服务呈现的完整性较高。 二,服务模式体系化。如为老类服务项目除居家养老照护外,养老机构还开展了日托服务、失能失智症家庭照护等特色服务。 三、组织发展专业化。规范化的项目管理促进了组织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服务规模的扩大。
4月27日上午,“深耕社区 细作组织”栖霞区社区治理提案顾问点评会在栖霞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服务中心203共享空间举行,本次点评会区中心邀请到了四位活跃在南京社区营造界的实务专家顾问,现场点评来自栖霞区6家社会组织提交的7份社区治理提案。近年来,栖霞区一直致力于创建国家级社会治理创新实验区,18年刚刚提出“美好社区共同营造”,启动了社区微幸福行动项目的申报,迅速点燃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与此同时,区中心请来了雨花台区翠竹园社区互助会、雨花台区接点社区发展中心、南京大方社区互助中心、秦淮区晓平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四位负责人,通过专业的技术指导和经验分享来助推行动。 点评会上头脑风暴思想碰撞 金句频出、这么新鲜 烧脑的干货 当然要分分钟分享给大家了 社区营造——关于理念 社区营造又称为社区再造或社区总体营造,居住在同一地理范围内的居民持续以集体行动来处理其共同面对社区的生活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创造共同的生活福祉,逐渐地,居民彼此之间以及居民与社区环境之间建立紧密的社会联系,此一过程即称为社区营造。 社区营造最基本的理念是参与式的社区规划,强调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人、文、地、产、景”于一体的社区营造项目。 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中一个很大的缺陷,是没有让中国人学习和适应如何进行公共生活。社区营造通过让居民过组织的生活,实现社会的再组织化,提升社区居民的尊重、信任、协作、参与等共同体意识,改变价值认知,使其以主人翁的状态投入社区建设和发展。 社区营造——关于逻辑 社区营造需要动力体系。首先,要激活社区的活力,可以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提供符合居民需求的活动。以此为切入口,再通过培育支持来实现群体的组织化发展,进而自下而上促进活动的延续性,提升专业性。在此基础上由浅到深,形成议事能力和公共决议。 社区营造是一个过程。需要一步一步,由易到难逐步开展,其中协商议事是最难的部分,需要打好基础。 社区营造需要抓手。具体服务的开展、地景的打造等项目/活动是推动居民参与的抓手。社工不必急于求成,更不必通过行政方法促成任务在短期速成。社区营造的核心是人,在这一过程中运用了社工方法,促成居民自治参与,推进社区组织建设等,才是社区核心能力的构建。 社会组织进入社区要思考哪些问题? 先成立志愿者团队,还是先开展服务?立足自身,明确机构的目标愿景,分析下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从参与者的角度来思考究竟是为谁解决问题? 项目落地的社区有没有其他社会组织?与社区的信息有没有对称?社区有没有配给充足的人力支持?社区内的权利主体有哪些?业委会(物权)、社区基金会(资金)、居委会(行政)制定怎样的行动的路径,用什么方法去撬动资源? 拆迁安置社区的社区营造如何做? 拆迁安置社区一般也是熟人社区,通过居委会找到原来自然村的村组长,以及原先活跃在村集体的队伍,延续他们的特点,再将自己的项目与之嫁接进行宣传倡导,达成对新社区的认同。入户——区分人员类别——需求调研(社区人、文、地、产、景全方位信息)。比如,有没有人跳广场舞,有没有可以跳广场舞的空间等都是需要观察了解的信息。 选择小的切入口,从小事项、小范围试点开始,提升居民互助能力。体量小,成效明显。在社区活力没有激发之前,自上而下挖掘志愿者并不能为社区实现可持续的积累。志愿者应当从自我服务中内生而来,才可以得到永续的积累。